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20:05:00
Transparency
7月8日晚,深圳音乐厅迎来一位“老朋友——三度斩获“古典回声大奖”的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再次登台。这个柏林爱乐乐团旗下具有超50年历史的室内乐团,由乐团12位顶尖的演奏家组成,他们将奏响12把泛着温润光泽的大提琴,以独有的兼具力量与坚韧的音色,带来穿越时空与历史回响的吟唱。
1972年,来自柏林爱乐乐团的十二位大提琴家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室内乐团。无论是演奏古典、爵士、探戈还是先锋音乐,他们都游刃有余。如今,这个乐团已迎来了第三代成员,而他们对音乐品质的坚守和多元风格的并蓄从不曾改变。2001年、2005年和2017年三次获得的“古典回声大奖”,也用荣誉证明了他们不可替代的地位与实力。
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Uwe Arens
这次,他们带来的曲目同样惊喜,从古典到近现代经典的融合改编,依旧将跨界“玩转”得精彩无比。上半场一开场,即是朱利叶斯·克伦格尔的《G大调颂歌》,这也是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最初成立的“原因”,正是有了第一代团员对这部作品的精彩演绎,让观众和乐团都认为这个组合应该成立并持续下去。
接下来,鲍里斯·布拉赫尔《蓝调、西班牙风格、伦巴爱乐》以绚丽的色彩、强烈的节奏感将爵士蓝调、西班牙风情和拉丁伦巴节奏巧妙地融入现代管弦乐,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听觉享受;而当经典的福雷《帕凡舞曲》响起,这首每次必演的“保留曲目”,仿佛串联起时空,带着乐迷在庄重的舞曲中回旋;而后,乌尔默《皮加勒》将战后巴黎曼妙与颓废交织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而在这一版本中,香颂的俏皮感转化为弦乐的戏谑与忧伤,成就“跨越香颂与古典的听觉桥梁”;最后,依旧是一曲来自团员斯蒂芬·孔克兹的《摇摆德沃夏克》作为上半场的结尾,这也是乐团一以贯之的选择——孔克兹秉持着“用弓弦颠覆乐谱的时空界限”的改编理念,通过爵士乐即兴精神解构德沃夏克的民族性,实现“从波西米亚民谣到哈莱姆夜店”的听觉跨越。
下半场的作品风格更为灵巧,情感的表达也更加浓烈。先是一曲由何塞·卡利改编的、灵动优雅的《梦幻三部曲》带着观众走进南美意境之中,“探戈之父”皮亚佐拉的原作在弦乐改编版本中,摇曳着独特又浓郁的米隆加风情,展示着异域的野性与魅力;威尔赫姆·凯撒-林德曼改编的法国香颂《在巴黎的天空下》,又让人回到浪漫的巴黎,流露出最纯粹、最动人的情愫;而后的让·弗朗赛《晨曲》带来了典型的“法国情趣”,一曲急板将整场的情绪拉到高潮,从浪漫的氛围中“匆匆”走进忙碌的“市井”。
接下来,两首黑人灵歌《无人知晓》《让我的人离开》让观众的思绪又“重返”美洲,以独特的律动感和舞蹈性带来原始的生命力与艺术张力;最后,“不变的经典”再次响起——乔治·格什温《鼓动你的双手》与胡安·蒂索、杜克·艾灵顿的《大篷车》,简单的节奏、对经典的致敬,相信将掀起全场的高潮,再次证明这十二位演奏家对于古典与跨界游刃有余的强大实力。
值得关注的是,接下来,还有来自柏林爱乐乐团的弦乐四重奏、中提琴首席梅第扬以及由柏林爱乐乐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顶级音乐家组成的跨界组合Philharmonix,将于下半年来到深圳音乐厅,展示柏林爱乐乐团新生代演奏家的音乐风采。
视频、文、图|记者 王俊 通讯员 苏昊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