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匠人李永权:三十五载刻刀不语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4:18:00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余姚市三七市镇一间古朴的工作室,木屑在光影中轻轻飘落。

54岁的李永权俯身于工作台前,布满老茧的双手正握着一柄刻刀,在黄杨木上雕琢出细若发丝的纹路。这是4月20日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场景,却凝结着一位非遗传承人35年的光阴重量。

李永权在工作台前工作

一见倾心:从钢丝锯下的血泡到金奖台上的荣光

1990年的春天,19岁的李永权在宁波工艺美术厂初见骨木镶嵌作品时,瞬间被那些流转千年时光的纹样击中。“红木家具上嵌着象牙、贝壳拼成的牡丹,阳光一照流光溢彩,像是把整个春天都凝固在家具里。”回忆初遇时的震撼,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匠人眼中仍闪烁少年般的光彩。在父亲支持下,他拜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甘金云门下,开启了与钢丝锯、刻刀为伴的岁月。

学徒时期的艰辛如今已成笑谈。每天七八个小时弓腰作业,钢丝锯磨破虎口渗出血珠。但他始终珍藏着一件“阳澄湖大闸蟹”习作——蟹钳处贝壳镶嵌的锯齿状纹路仍能看见当年颤抖的刀痕。“老师傅说‘手艺是靠日子磨出来的’,现在这双手的茧子,就是最好的见证。”但李永权乐在其中,在雕刻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画像时,李永权分不清牡丹花还是菊花,便开始自己种植花草,观察生长形态,后来他发现植物也有灵性;画不好人物时,他就在生活中观察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将他们的姿势、神态捕捉到位,刻画得栩栩如生。

“阳澄湖大闸蟹”习作

三年学徒生涯锻造出扎实功底。1993年出师后,李永权在江北慈城做了四年木工,后来又创业开厂。

在这过程中,李永权迎来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考验:为台湾客商制作《清明上河图》挂屏。“当时每天跑新华书店,查阅《宋史》《营造法式》两部文献,把里面记载的有关市井服饰、建筑结构的细节都拍下来。”厚达两公分的设计图纸上,800多个人物的衣褶纹理、虹桥的卯榫结构都被等比复刻。历时一个多月完成的作品,让客商惊叹“把汴京的烟火气嵌进了木头里”。

曾经的作品图纸

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让他在2016年至2023年间三度斩获第六届、第七届、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破茧成蝶:从电视剧道具到国际订单的跨界之旅

走进李永权的工作室,陈列架上既有明代样式的博古架,也有融合北欧极简线条的咖啡桌。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源于他年复一年的跨界探索。

1999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剧组在广东寻访道具时,正巧当时李永权在那里开店,偶然间,他们发现李永权设计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挂屏,正是他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佳品。制片方的选材要求,让李永权豁然开朗。他开始关注古装片,跑乡村踏访古建筑,去村民家里寻访老物件,每个城市的博物馆都是他的必打卡之地。这让他的创作思路不断融入现代元素,风格兼收并蓄。

李永权深谙文化破壁之道,面对全球化浪潮,他展现出惊人的应变智慧。

“八仙过海”挂屏

以往,海外市场对中国传统工艺品的文化认同,大多是刻有梅兰竹菊、绘着锦鲤戏莲的茶盘,后来,他又依据四时节令变换纹样,盛夏雕琢“香远益清”的田田荷韵,寒冬刻画“凌寒独自开”的疏影横梅,辅以彰显气节品格的诗词短句,让器物成为可触摸的文化叙事载体。

“喜上眉梢”文盘

如今,他注意到欧美客户偏爱自然元素,便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朝阳”纹样解构成抽象线条,镶嵌在胡桃木庭院桌上,让对方情有独钟。这些跨越重洋的订单,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定律。

“传统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要让它活在当下。”李永权如是说。

根系故土:让非遗技艺在乡土间焕发生机

2017年,在外漂泊二十余年的李永权选择回归余姚故里。这个决定背后,藏着更深的文化自觉。“在田螺山遗址看到6000年前的木构件时,突然明白骨木镶嵌的根系在这里。”他指着工作室的《河姆渡文明》系列作品介绍:笔架上双鸟朝阳纹用岫玉镶嵌,书签的蝶形纹取自井头山遗址木器,镇纸上呈现的正是三七市镇的荸荠种杨梅……

“双鸟朝阳”摆件

“骨木镶嵌技艺,要加强代际传承,否则很多年轻人一无所知。”近年来,李永权经常带着作品,到文化馆、博物馆、学校等地授课,传授骨木镶嵌的技艺,激发大家的兴趣。

同时,他积极融入家乡文化建设,与三七市镇二六市村文化礼堂合作,编排体验课程,免费带领村民及来访客人体验非遗技艺。如今,李永权带出了5位徒弟,他们都已经开枝散叶,在慈溪、江北等地开设工作室,形成覆盖设计、制作、销售的产业链。

王阳明先生画像笔筒

暮色渐浓,工作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李永权正在雕琢一组融合阳明心学元素的文房四宝,准备参展。“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们匠人就是要把文化的‘知’,用双手的‘行’传递给世界。”刻刀起落间,细碎的木屑如同时光的尘埃,落在那些流转千年的纹样上,见证着一位守艺人的毕生痴迷。

#宁波头条##宁波#

编辑:龚一鸣

相关文章
非遗匠人李永权:三十五载刻刀不语 清晨的阳光斜照进余姚市三七市镇一间古朴的工作室,木屑在光影中轻轻飘落。54岁的李永权俯身于工作台前,布满老茧的双手正握着一柄刻刀,在黄杨木上雕琢出细若发丝的纹路。这是4月20日再寻常不过的工作场景,却凝结着一位非遗传承人35年的光阴重量。李永权在工作台前工作一见倾心:从钢丝锯下的血泡到金奖台上的荣光
2025-05-09 14:18:00
莱山区文化馆文旅“七进”非遗志愿服务走进烟台市公交集团莱山区有限公司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8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任玉婵)5月8日上午,莱山区文化馆邀请区级南寨孙氏杠子头制作技艺传承人孙强老师走进烟台市公交集团莱山区有限公司开展传统面食制作活动,将胶东传统面食技艺融入车轮滚动的城市韵律。本次孙老师教授的内容是荷叶卷。活动开始后,孙强老师首先为公交司机师傅
2025-05-08 16:04:00
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雅 阅廉洁文化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要素,不仅是筑牢反腐倡廉防线的关键支撑,更是滋养党员干部精神品格、提升政治素养的重要源泉。在纵深推进清廉云南建设昆明实践的进程中,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对净化政治生态、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好意义深远。汲取历史智慧是崇廉拒腐的内燃机。中华
2025-05-08 09:16:00
苏丹东部苏丹港多地遭无人机袭击 据《苏丹论坛报》6日报道,苏丹东部城市苏丹港多处重要地点当天遭无人机袭击,包括国际机场、港口、临时总统府附近酒店等。这是该市连续第三天遭袭。5月6日,苏丹东部苏丹港遭无人机袭击后升起浓烟。新华社发(苏丹文化和新闻部供图)5月6日,苏丹东部苏丹港南部港口遭无人机袭击后升起浓烟。新华社发(苏丹文化和新闻
2025-05-07 06:38:00
凭实力出圈!“五一”过后,日照还有大招! 宝子们“五一”假期在日照玩得还过瘾不?这个假期,日照着实火出圈啦,处处洋溢着人潮涌动的热闹景象,成为全国游客瞩目的焦点。无论是在海边踏浪逐沙,还是去体验特色文旅项目,大家都尽情享受着假期的欢乐时光~海滨风光是日照旅游的金字招牌。日照海边从清晨便开始热闹起来,天还未亮,等待观赏海上日出的市民游客就已将
2025-05-06 15: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