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为地球装上“阳光扫描仪”,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系统构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1:44:00    

中外多个科研团队合作,率先构建了基于国际上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多星组网地表太阳辐射观测(GSNO)系统,建立了多源异构卫星观测遥感模型,实现了近全球尺度地表太阳辐射最高时空分辨率的探测能力,并同步提升探测精度。该项技术相当于给地球表面装上了“阳光扫描仪”,可精确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为清洁能源利用、农业估产、气候变化应对、人体健康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创新》发表。

地表太阳辐射是指地球表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组分的总称,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它们是地球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源泉,也是影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太阳能利用的关键因素。卫星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连续性强、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是监测地表太阳辐射变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与数字地球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斯勒图、研究员石崇团队,联合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日本东海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法国里尔大学、英国气象局等科学家展开研究。他们在2023年研发的地表太阳辐射近实时遥感监测系统基础上,突破了多星协同过程中光谱差异和观测几何差异等带来的遥感难题,实现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日本葵花八号卫星、欧洲第二代气象卫星和美国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等国际上最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的一体化融合应用。

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地区的地表太阳辐射连续无缝监测,填补了极轨卫星观测频次低、单一静止卫星观测区域有限的不足。“通过我们多年的努力,该系统通过多星组网观测,实现从区域到近全球观测的跨越。该系统可同步解析近全球的0.3至3微米太阳短波辐射、0.4至0.7微米的光合有效辐射、紫外线A/B波段及其直射与散射分量。”胡斯勒图说。

云是影响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最主要不确定因素,是地表太阳辐射监测的难题之一。该研究基于构建的智能云检测系统、非规则冰云粒子散射模型,结合不同卫星的光谱特征,针对性地构建了适用于每颗卫星的高精度云遥感算法。同时,考虑大气气溶胶、气体、地表反射等影响,开发了人工智能及辐射传输模型相结合的快速辐射传输模拟器,实现辐射传输计算速度提升9万倍,误差小于0.3%。“通过整合以上核心技术,我们构建了应用于GSNO系统的地表太阳辐射遥感算法。通过算法创新,破解了每颗卫星云干扰及快速辐射传输计算难题。”石崇表示。

目前,该系统可以提供空间分辨率5公里、观测频次每小时1次的近全球地表太阳辐射监测数据,实现了空间分辨率的数量级提升,可精细捕捉台风路径、青藏高原等局地辐射变化。通过对比全球地基实测数据,基于GSNO系统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日均误差为每平方米27.48瓦,可为局部地区气象灾害监测、光伏电站选址等提供精细化、高精度支持,并为高时空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提供数据驱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刘苏雅

相关文章
8月国内电影总票房59.87亿元 观点网讯:8月31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1时,2025年8月中国电影票房达59.87亿元,《南京照相馆》连续两个月蝉联票房冠军。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9-01 00:01:00
周锋杨军与湖北大数据集团汪小波董志发一行座谈 深化政企协同 共促数字经济发展咸宁网讯 记者姜明助报道:8月26日下午,市委书记周锋,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与湖北大数据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小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志发一行座谈交流,深化政企协同,共促数字经济发展,并共同见证咸宁市人民政府与湖北大数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周锋对汪小波一行来咸调研考
2025-08-27 09:16:00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 马帅莎)北京时间8月26日3时08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靳天雨 摄此次发射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第5次成功发射,也是今年的第4次成功发射。(完)
2025-08-26 05:52:00
全球进展最快AI药仅用18个月!浦东AI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 “我们刚刚完成临床药效概念验证的业界首个AI药物Rentosertib举例,仅用了不到18个月,感谢浦东的沃土培育了这款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物”。今天上午,在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扎沃伦科夫如是说。本次推介会深度聚焦浦东人工智能领域的营商环
2025-07-27 16:17:00
具身智能、大模型、知识库+Agent……看AI如何全方位重塑未来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上海报道7月末的上海,虽有细雨降温,却难掩盛夏的热度。黄浦江畔,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7月26日至29日如期举行。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影响力最强的顶级盛会之一,大会已经成为观察AI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封面
2025-07-27 15: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