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水青山背后的硬核守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1 10:49:00    

森防队员在林海中巡护。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 唐海兵

晨曦微露,一支身着橙色防火服的队伍穿行在莽莽林海间,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唤醒沉睡的山林——这是森防高火险期每一天的开篇景象。

全省上下通过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科学防控体系,为全省森林草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日前,记者深入森林草原防灭火一线,探寻守护这片绿色家园背后的智慧与力量。

锻造森防铁军 筑牢坚实屏障

“您好,进山请靠边停车做一下登记,并上交火源火种。”“您好,现在是防火期,该区域实行封山政策,请您原路返回。”在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恒山林场、麻山林场等入山口,森防队员们早已提前布防,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的检查与登记,查没入山火源火种。

鸡西绿海林业有限公司森防负责人孙亮磊介绍,自进入高火险期以来,各林场按照“森林资源安全网格化管理布局图”中的重点区域,新增临时卡点100余个,对各入山道口全面布控、严格检查,特别是对辖区内人员往来密集的林区进行加密巡逻,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17名防火塔瞭望员提早上岗,视频监控员24小时坚守岗位,配合地面巡护、无人机巡护,形成“天、地、空、塔”全天候立体式巡护网,严守森林草原防火“最后一厘米”。

记者从省林草局了解到,当前,全省各地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科学统筹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各类扑火队伍应急准备,结合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处置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严格落实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要求,依据重点区域、关键部位的防火需求,合理调配优势兵力、大型机具以及物资装备,实现精准布防。在各个地段开展常态化巡护,构建“一线精、二线强、三线足”的防火力量布局。目前,全省3000余处检查卡点认真值守,1.6万余人专业扑火队伍布防一线、携装巡护,不断筑牢国家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科技赋能防火 构建智慧大脑

近年来,我省积极发挥科技在森林草原防火中的关键作用,着力推动遥感卫星、航空护林、无人机、瞭望塔等多种火灾预防监测手段深度融合,打造“森林草原防火预警指挥平台”,进一步提升对全省范围内可疑热点的高频监测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在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森防指挥室,尚志管局防火负责人王文革向记者展示着这套系统的神奇之处。

“在这套系统上,可以利用铁塔视频监控对火点信息进行自动扫描及远距离测温,并对着火点定位抓拍、联动报警,固定违规用火证据,大大提高火情发现速度和处置效率。”王文革介绍,这套系统的卫星监测功能可以利用静止卫星与极轨卫星,提升对全省范围内可疑热点的高频监测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火情,提升空中火情监测的广度与精度。

如今,智慧森防系统已成为全省各林区的防火标配,在大兴安岭林区呼中林业局,工作人员则利用着一套独有的智能系统进行“追雷”。

据了解,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独特,受气候变化影响,雷电活动活跃、雷击火频发。

如何追雷防火?面对森林雷击火风险监测预警难、时效要求高的难题,中国林科院研发了森林雷击火感知成套设备、森林雷击风险综合监测技术和雷击火感知系统,建立了全国重点林区雷电和火险监测网,解决雷击火风险监测预警中可燃物温湿度、气象要素、大气电场、闪电等风险因子同步监测、融合建模、系统搭建等一系列问题,实现雷击火多类型风险预警预报。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大兴安岭地区扑救雷击火的平均灭火时间由3小时16分钟减少到1小时36分钟,灭火作战时间明显缩短。与传统雷电探测相比,探测效率提升3倍左右,实现了“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有力地确保了大兴安岭林区防火形势持续稳定。

“林长制”护航 完善责任防线

踏入伊春林区,连绵的绿色林海如翡翠般壮美,令人沉醉。这份生态之美背后,凝聚着伊春2138名林长与6900名网格员的共同守护。

据了解,伊春市通过完善制度体系,构建起林长会议、部门协作、林长巡林等7项工作制度,并出台系列督查考核办法。针对森工企业与地方责任共担、区域交叉的特殊情况,创新“政企林长”双轨推进和“交叉林长”共管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的工作格局。同时,推出“林长+志愿者”“林长+社会林长”协作机制,扩大群众参与渠道,构建了社会参与监督的长效机制。

省林草局森林草原防火处副处长姜富洋介绍,自2021年我省林长制全面建立以来,全省各地以林长制为统领,全面发挥好“五级”林长抓防火作用,形成了省总林长负总责、市县级林长抓督促、区域林长抓片区、乡村林长抓落地、管护员抓源头的工作格局。各地按照“区划有边界、防火无界线”的要求,强化省内相邻市、县、乡、村、林草等各级联防联控重点单位务实合作,构建了“分片包保、横向联动、全域覆盖、无缝衔接”的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

当前,全省1.07万名林长、8万名管护员各尽其责,层层织密火灾防控网络,全力打赢森林草原防火硬仗,守好广袤绿水青山。

相关文章
台风“竹节草”对安徽东部有较明显风雨影响 一、旱情特征分析(一)出梅以来安徽全省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入汛以来(5月1日至7月27日),安徽全省降水量474.4毫米,较常年偏少10%,其中沿淮淮北296.3毫米,偏少28%,为2020年以来最少。出梅以来(7月1日至27日,下同),安徽全省降水量35.4毫米,偏少82%,为历史最少,其中沿淮淮
2025-07-28 11:37:00
烟台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 水母网7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7月15日上午,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议召开。会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成就贯彻落实省会议精神作出安排部署。江成指出,当前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市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
2025-07-16 09:41:00
永州冷水滩:“AI哨兵”系统织密乡村防溺水安全网 红网时刻新闻7月15日讯(通讯员 周艳梅 王庚娣)暑期防溺水,科技来助力。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创新引入防溺水“AI哨兵”系统,并通过“技防+人防+物防”相结合的方式,为青少年生命安全构筑坚实屏障。重点水域布设的高清智能摄像头。王庚娣 摄“小朋友,要注意安全,下次不要来水边玩了。”在永州市冷水滩区镇
2025-07-15 12:01:00
法国南部附近燃起山火 马赛机场关闭 铁路中断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8日,法国南部沿海城市马赛北邻市镇莱佩讷米拉博一条公路上,一辆汽车起火,引燃周围植被。由于正值大风,火势迅速蔓延。受大火影响,马赛机场当天午后关闭跑道,直到晚上才部分恢复运营。当地铁路交通受阻,10多个车次被取消,影响预计将持续到7月9日。马赛市部分公路也因大火被迫
2025-07-09 17:10:00
新疆高考生注意!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报7月2日中午12时截止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王煜)记者从自治区教育考试院获悉,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报截止时间:7月2日中午12时。  自治区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请填报本科提前批次的考生合理安排填报志愿时间,尽早上网填报并提交志愿信息,避免在截止时间临近前或高峰期因网络拥堵而影响志愿填报工
2025-07-02 1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