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3:02:00
来访城市有国家首都、重要港口城市、产业大市等 交流月期间将举办“友城走进啤酒节”主题活动
7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精彩文旅 友城共享”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活动将于2025年7月18日至8月中旬在青岛举办。
国际友好城市,是世界各国地方政府通过协议形式建立的国际联谊和合作关系的城市。截至目前,青岛已与53个国家的94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精彩文旅 友城共享”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在举办时间的考虑上,选择与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式相结合,体现了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与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双向奔赴”,让啤酒节变成国际友城市长聚集的“国际会客厅”,进一步提升青岛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标识度和青岛啤酒节的“国际范”。
“精彩文旅 友城共享”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将携手全球友城共探发展新路径,以“促产业、促文旅、促消费”作为活动的落脚点,结合青岛国际啤酒节,精心策划一系列丰富多彩、高效务实的板块内容,除了开幕式外,还将举办“1+4+2”共7个板块15场活动,全面开展友城市长、企业、市民3个层面的对话活动,包括1个主旨演讲,即嘉宾市长主旨演讲;4个创新活动,即“友城文旅对话”“友城产业对话”“友城走进啤酒节”和“国际友谊林”启动仪式;2个结好周年庆活动,即青岛—仁川结好30周年庆祝活动、青岛—长滩结好40周年庆祝活动。
交流月期间,将集中邀请来自18个国家的25个城市或机构代表团访青,打造“友城+”工作模式,实现友城资源与节庆活动、文旅资源、产业发展的链接,助力友城间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实现文旅共享、产业共融、民心相通,为友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
活动期间,将举办“友城走进啤酒节”主题活动,首次邀请友城艺术团体在啤酒节开幕式上展现国际风采;开展“友城之音”——友城市长媒体专访,为友城提供分享合作愿景的平台;举行“友城合作 共植未来”——“国际友谊林”启动仪式,共绘生态文明合作蓝图;组织非遗展演及文化体验,传递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举办芭蕾舞交流演出、青少年夏令营等,增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友城来源广泛,集中邀请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国家友城市长访青,涵盖来自五大洲的国际名城,包括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德国历史文化名城雷根斯堡、希腊著名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等。新老友城共聚,来参加友城交流月活动的城市中,既有青岛市第一个友城日本下关市,也有去年刚结好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市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还有即将签约的友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等。城市特征鲜明,来访的城市中,有的是国家首都,有的是重要港口城市,有的则是产业大市,与青岛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和互补性。
系列活动把服务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释放“外事+”效能,千方百计促经贸、促合作。搭建招商平台,举办“友城产业对话”,聚焦经贸、海洋、港口、绿色低碳、医疗等领域,安排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高效匹配,共谋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举办“友城文旅对话”,分享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案例,推动友城间文旅资源互通、客源互送、品牌共塑,打造国际文旅合作新标杆。
以强化民心相通为主线,既通过活动扩大“朋友圈”,又依托“重参与、强体验”做到心贴近、情相融。举办“友城合作 共植未来”——“国际友谊林”启动仪式,搭建一个集中展示友城合作成果的国际化平台,打造对外展示城市形象和民间交往成效的重要窗口。同时,创造与友城代表的“共情体验”,构建起民间友好记忆,强化友城间情感联结。
系列活动将全景展示青岛与友城开放合作成果,全面展现青岛开放形象和机遇,全力奏响携手同行、合作发展的时代强音,有望成为一届影响广泛、热情友好、亮点纷呈的国际交往活动。
突出地域特色,创新交往方式,近年来我市成功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友城合作“青岛模式”。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拓展高质量“朋友圈”。截至目前,青岛已与上合组织13个国家的18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或确立结好意向,友城数量、质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发挥与日韩地缘相近优势,青岛与日韩友城结好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市在韩国友城共8个,在日本友城共6个。以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为核心,青岛开拓非洲和太平洋岛国友城网络,开辟资源开发、蓝色经济合作新通道,开拓了基里巴斯泰奈纳诺市、瓦努阿图卢甘维尔市等2个太平洋岛国友城,本次交流月期间将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市签署结好协议。
二是聚焦经贸联动,构建立体化“合作网”。把友城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塑品牌、搭平台、扩渠道。全力打造了“友城合作·共创未来”对外交流品牌体系,截至目前,在该品牌活动框架下已举办了系列活动近200场,有效推动了青岛—曼海姆“中欧班列”、青岛—撒马尔罕“上合快线”开行,促成了上合示范区与上合组织国家多家园区开展双园互动、相互赋能。
三是聚焦地域特色,打造差异化“共赢链”。打造“友城+海洋”“友城+港口”“友城+科研”的合作模式,邀请友城市长参加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落户青岛。创新构建“赛事+交流+产业”三位一体的体育外事新格局,协助引进世界单项体育组织在中国首个落地的非官方体育机构——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擦亮“帆船之都”这一城市IP,青岛与法国布雷斯特、西班牙巴塞罗那等多个友城签署帆船互访交流协议。
四是聚焦国际交流,创新国际化“故事汇”。创新搭建“青春青岛”友城青少年交流平台,已成为青岛市创建的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青少年多边交流平台。首次创办中日韩(友城)青少年交流月活动,涵盖足球赛、艺术团、夏令营等10余项特色活动,持续扩大青少年交往活动的影响力。全力打造“友城+友校”人文交流活动,助力我市中小学校缔结国际友好(姊妹)学校456对,组织师生互访300余人次,参与交流的师生及家庭超过2000人。
近年来,青岛抢抓入境旅游市场复苏机遇,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服务,加快促进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近期,我市印发了《青岛市入境旅游发展提升行动方案》,围绕“整合提升特色产品、精准开展宣传推介、畅通来青通道、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要素保障”五个方向发力。如针对韩国游客,推出以“啤酒+”为主线的各类特色旅游产品;积极拓展日本、东南亚等入境客源市场,推出海洋研学、温泉度假、乡村体验、啤酒美食等旅游产品;针对中东、欧美等远程市场,开发度假康养、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积极吸引高端邮轮访问青岛。探索加密国际航班网络,着力形成“日韩畅达、亚洲畅通、洲际联通”的国际航线运营体系。聚焦通关效率、国际服务水平、国际通信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入境消费便利、旅行社接待能力、重点文旅场所接待能力、智慧旅游建设等方面织就全方位服务网络。
青岛是韩国游客来华主要入境口岸之一,目前,青岛日均往返韩国航班达38架次,实现早7点至晚10点全天候覆盖,航班“公交化”运营使青岛与韩国往来更加便捷。今年1—5月,青岛空港入境游客21.6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9.95%。其中,韩国游客13.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7.25%。青岛专门出台了《韩国入境旅游市场提升工作方案》,从3个方面提出31项具体举措,开发以啤酒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游产品,策划“百名韩国达人@Qingdao”、万名韩国游客畅游啤酒节等活动,在交通枢纽及景区、酒店等重点窗口单位增设韩语标识,推动我市入境旅游工作提质增效。
下一步,青岛将在重点抓好韩国入境市场基础上,推出面向日本、德国、上合国家及欧美等远程客源市场的开拓新举措,持续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推动青岛入境游高质量发展,为全市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文旅力量。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