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政策红利勾勒出包头城市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2 09:05:00    

城市更新坚持人民至上、系统治理、问题导向、创新模式原则

政策红利勾勒出包头城市新图景

实施路径:

推动五大片区更新改造,全面实施五个方面73个示范项目,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重点打造三大模式。打造我国西部城市群再塑造更新模式;打造北方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双”活化更新模式;打造沿黄城市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更新模式

更新未来:

社会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400公顷老旧片区将历经雕琢蝶变新生,40个完整社区崭新亮相……

生态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全市将促进污水资源再生利用,新增再生水规模10万吨/日……

经济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供水、排水、供热、园林绿化等上下游衔接产业的不断发展,将释放城市发展建设需求……


此次入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名单,对包头而言,是一次面向未来的全新进发。

作为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举措,未来三年,城市更新的发力点在哪里?又将如何助力城市焕发新生?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中的相关安排,中央财政鼓励入围城市力争通过三年探索,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进一步提高,老旧片区宜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包头将按照“人民至上、系统治理、问题导向、创新模式”的原则,聚焦4大类37项绩效指标,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实现城市基础设施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努力将包头建设成“宜居、韧性、智慧”的沿黄工业城市。

目标清晰,实施路径同样清晰——

推动五大片区更新改造。全面实施五个方面73个示范项目,全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选定服务老旧城区和超负荷运行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区,老旧片区改造方面选定建成年代较早和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方面选定走西口街区和国防文化街区,集中连片片区方面选定工业遗产片区和城中草原,体制机制方面围绕项目储备、资金安排、用地保障,健全完善城市体检、规划建设、绩效评估、运行维护、投融资、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等多项制度,形成“系统推进、重点突出”的城市更新格局。

重点打造三大模式。打造我国西部城市群再塑造更新模式,形成框架舒朗大气、组团精致错落、生态蓝绿间融、文化包容开放等气质,为沿黄节点城市、老工业基地、西部城市群中枢在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提供借鉴模式;打造北方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双”活化更新模式,还原走西口生活记忆、打造老厂房形态的新消费场景,盘活低效用地,推动产业转型与城市更新协调发展,为城市发展沉淀历史记忆、提供发展活力;打造沿黄城市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更新模式,在全域实现厂网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完善污水资源化多重回用路径,构建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模式,破解工业发展缺水和黄河生态保护的矛盾,在“四水四定”框架内释放更多发展空间。

城市更新的不仅是建筑,更是城市的发展逻辑。这座更新中的城市,正在迈向更“新”的未来。

社会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400公顷老旧片区将历经雕琢蝶变新生,40个完整社区崭新亮相,5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30公里老旧小区燃气管网、50公里老旧小区供热管网将完成升级改造,9处新增口袋公园将为市民提供更多诗意栖居的一方天地,那些曾经困扰城市易涝积水点也将消失不见……一幅温馨宜居的幸福图景,让老百姓在触手可及的点滴改变中,感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稳稳幸福。

生态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全市将促进污水资源再生利用,新增再生水规模10万吨/日,配建62公里再生水管网,破解地区发展水资源制约瓶颈;建设的南郊和东河东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样板区,更新改造的84.89公里污水管网,将进一步改善入黄水质,提升河道水环境水生态质量,为黄河生态廊道提供水源补给,提升沿黄地区水源涵养能力和生物多样性。

经济效益更加凸显。三年里,“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春风十里文旅特色街区”等片区作为发力点,将激发带动周边片区经济蓬勃发展;供水、排水、供热、园林绿化等上下游衔接产业的不断发展,将释放城市发展建设需求;以“包棉1958”作为试点,将不断推进原有工业遗产利用低效用地盘活,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附加值,同时包头将更注重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娱乐等一体打造,加强消费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城市更新的乘数效应远不止于此,通过更新示范,将新增约1-1.5万个就业岗位,年拉动城市投资约20亿元,带动年消费投资约3亿元。

不难看出,无论是老城更新,还是生态修复、空间重构,放眼包头全域,此轮城市更新行动将实现多点开花。从实施效果来看,无论对增进民生福祉,还是促进经济发展,包头的城市更新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包头的城市更新已进入崭新的阶段。如何平衡历史保护与现代开发、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这些挑战都需要更科学的规划统筹、多元的资金整合与更有力的组织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中央财政支持的注入,包头的城市更新必将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也必将为西北、沿黄、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提供“包头经验”、打造“包头样板”,为中国的城市建设提供更丰富的解题思路。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赵遐)

相关文章
村干部“线上线下”联动 拓宽农特产品销路 7月26日,重庆市垫江县协信购物广场,该县沙坪镇的村干部以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销售镇上的菜籽油。近年来,沙坪镇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成1万余亩油菜全产业链,并依托“直播+电商”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拓宽农产品销路,助农增收。沙坪镇的村干部在销售干辣椒。村干部在销售当地的农特产品。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2025-07-27 17:37:00
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 考古再现城市年轮 7月23日,在南昌西湖区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考古现场,古城墙遗迹轮廓清晰,分属于不同年代的遗址渐次增筑,汉、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各类砖墙缝隙交错、层递而上,犹如城市年轮,展现千年南昌历史脉络,再现南昌民俗风貌。据了解,此处目前已勘探约4000平方米,调查与试掘清理遗迹单位20处,重要遗迹包括宋代
2025-07-25 10:29:00
央视镜头里的昆明风华 | 绿色转型:春城花脉 产业绿动 香沁未来 7月19日央视《城市风华录》昆明篇的热播,让全国观众透过斗南花市日均4500万枝鲜花外销的壮观场景,触摸到这座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将3000年文明积淀转化为现代生态实践的独特气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推动城市绿色转型的要求和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的工作重点。昆明正依托“世界春城花
2025-07-23 15:20:00
为家门口的艺术盛宴点赞 作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我们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说实话,能在家门口看到如此高规格、高品质、接地气的艺术博览会——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博会,我还是忍不住要狠狠地点个赞!这绝不仅仅是“看看而已”的展览,它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市民的生活,让我们对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发展魄力有了新的认识。“艺博会?不就
2025-07-15 07:47:00
十措并举 标本兼治 咸宁市重构咸宁大道排涝体系 近年来,我市极端强降雨频发,城区部分区域内涝时有发生,暴露出排水设施短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要务。市住新局深入调研杨下河流域,系统诊断内涝成因,确立“上蓄、中治、下扩”总体思路,科学制定并实施十项治理举措,加快构建高效完善的咸宁大道排涝体系。十项系统治理
2025-07-14 0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