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北政法大学推“无手机课堂” 部分学生称“要求全交” 校方回应:属倡导行为,并非强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0:57:00    

近日,记者收到西北政法大学多名在校学生反映,称自2025年开学以来,学校推行学生学风建设行动,为此提出课程督导、学风整顿等多项活动,其中有建立“无手机示范课堂”“手机入袋”等措施。但部分学生告诉记者,此举在部分学院试行时“存在强制行为”。

学生反映:上交手机从“倡导”到“趋严”

4月16日,该校行政法学院学生张某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大概是今年三月初,上课交手机的政策开始在学校部分学院试点。“一开始是倡导大家交手机,突然有一天所有教室都装上手机袋,倡导同学上课前把手机放进去,不交的话也没有处罚,但是如果你交的话,会给你加综测分,这个分数对学生评奖评优有帮助。”

张同学表示,在各个教室安装手机袋以后没几天,被通知手机要强制上交,上课前都得放进手机袋里,“现在我们上课时,桌面上被要求不允许放置饮料、手机、平板、耳机等任何电子产品,这会影响我们在课堂时使用电子讲义或者拍摄老师PPT。”

该校经济学院学生李某透露,大约在五周以前,她所在班级的社交群内收到消息,要求学生上课不能使用手机,“我们现在也是上课的时候不让用手机拍老师的PPT”。李某告诉记者,对于这一要求她是理解的,毕竟初衷是想让学生好好学习,“初衷我是支持的,但是目前推行得太严格。”

该校另一位学生刘某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班级上课时不允许学生用平板看笔记、查资料。不过刘同学说,不让使用电子设备的要求也分课程,“有的老师管得就比较严,有的就比较松一点。”

学校:学生上课前收手机不是强制的,属于自愿

记者在西北政法大学学工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查阅到,该校学风建设简报2025年(第一期)中,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提出打造“无手机示范课堂”,在全体学生中倡导主动自愿入袋,以21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民商法学院开学前发布“放下手机,回归课堂”倡议书,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自觉自愿手机入袋,并与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公安学院将出勤率、课堂互动指数、手机存放记录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对于违反纪律者累计三次需要提交检讨,情节严重将在年级内公开通报,并视情况记录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制作的相关海报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官方微信3月24日发布文章称,民商法学院开展倡导学生“手机入袋”以来,本科生2024级、2023级各班学生积极响应。学院给各班级配备统一手机收纳袋,学生上课前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并放入指定位置。活动开展以来,部分试点班级入袋率达到100%,学院各班级出勤率提高至98%,学院计划将“手机入袋”纳入常态化管理,配套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教风学风作风持续向好。

▲民商法学院开展倡导学生“手机入袋”

4月17日,记者就此事致电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经济学院教务部门,民商法学院、经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学生上课前收手机并不是强制的,而是属于自愿。

17日,西北政法大学党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反映者的表述不实,目前学校并没有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也没有对学生上课时拍摄教学PPT有所限制。当天,此前部分接受采访的学生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的学院已不再强制要求学生上课前交手机。

红星新闻

相关文章
“小朋友,借你的电话手表用一下,我的手机没电了” 暑假期间,青少年上网时间大幅增加,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也趁机“上线”,通过同城交友、游戏福利、兼职刷单等诱饵实施诈骗。近期,全国各地已有多名学生遭遇不同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部分家庭遭受较大财产损失。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手机没电+借用电话手表=诈骗近日,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公安局兴隆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专
2025-07-22 11:41:00
泉州一16户小山村,缘何频出“优等生”?海都记者探访了解……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洪春锦 文/图今年高考分数放榜,南安诗山镇梧埔山村一个只有16户人家的尾墘角落传出大喜讯:考生洪嘉文考取历史类626高分,洪志远拿下物理类655高分。而不久前,这里另一名学子洪珊妮则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考上了福州大学化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个山村小角
2025-07-21 06:36:00
5场咨询会助力高考生志愿填报,2025年烟台高招会圆满落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7月20日,随着最后一场高考专科招生咨询会在烟台天虹技工学校的结束,2025年烟台高招会圆满落幕。2025年烟台高招会6月27日正式启动,持续到7月20日,累计举办了5场。其中,烟台本科综合场于6月27日—29日分别在烟台青华中学、烟台市中英文高级中学、烟台爱华高级中学举行
2025-07-20 18:20:00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策略建议 ◎摘 要人工智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高校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正经历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基于场域理论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影响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关键变量及其组态路径,结果发现,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受多元因素共同作用,不同学科
2025-07-17 12:20:00
摄影师称崂山景区拍摄时手提包被人捡走两手机丢失,对方否认拿手机 警方:已找到一部 7月16日,摄影师尼鹿在社交平台发布短视频,称她7月14日因为工作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景区拍摄时,手提包遗落,被附近清流河的村民捡到。尼鹿通过后台定位找到手机所在位置的村民家中,但对方并不承认,双方因此发生言语冲突。该视频点赞量超过三万,评论一万多条,后台播放量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监控画面显示,一男
2025-07-17 0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