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09:28:00
脑干出血被称为神经外科的“手术禁区”,百岁高龄患者并发此类重症更是凶险万分。7月20日记者获悉,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借助机器人辅助技术,成功为一位百岁老人清除脑干血肿,让其从昏迷瘫痪到重新站立行走,创造了生命与医学的双重奇迹。
突发重疾
百岁老人确诊脑干出血
前几日,家住大东区的赵女士在家中突然昏迷,左侧肢体完全失去活动能力,家属紧急将其送往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经影像学等检查,老人被确诊为脑干出血——这一被医学界称为“手术禁区”的危重病症。
脑干作为人体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司令部”,其区域神经密集、功能关键,传统开颅手术在此处操作风险极大,几乎被视为禁忌。更棘手的是,赵女士已年过百岁,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十多种基础疾病,身体耐受能力极差,病情一度被判定为“极其危重”,生命岌岌可危。
精准施救
患者术后重新站立
面对这一罕见病例,神经外科三病房主任李辉、医生朱瑞团队迅速开展多学科会诊,经过反复评估病情和模拟手术路径,最终决定采用国际先进的“机器人辅助神经导航脑干血肿清除术”。
手术团队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将患者脑部影像数据转化为立体模型,精准锁定15毫升血肿的位置与形态。在机器人辅助下,系统自动规划出避开脑干重要功能区及大血管的最优穿刺路径,确保以最小创伤完成血肿清除。整个手术过程微创精准,成功清除全部血肿。
术后经过康复治疗,老人不仅能独立行走,还能自如上下楼梯。
技术革新
机器人成脑干出血治疗“新利器”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最凶险的类型,致死率、致残率极高。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李辉介绍,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优势在于其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度,通过三维导航系统实现“看得见、穿得准、伤得小”,这对高风险、复杂手术而言至关重要,既能精准清除血肿,又最大程度保护脑干功能区,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此次百岁老人手术的成功,不仅填补了该院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手术的技术空白,更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微创技术再上新台阶,为高龄、高危脑出血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樊华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