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写:银针济世传仁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36:00    

晨雾未散的云南省文山市街头,一名身着壮族服饰的汉子拄着木棍,一瘸一拐挪进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大门。诊室里,67岁的院长郑玉华正用酒精灯燎着银针,见到老熟人露出自然的微笑:“去年栽三七摔伤了腰,今年是又去爬树采蜂蜜了?”

郑玉华在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为病人治疗。(彭奕凯摄)

这番家常对话,开启了郑玉华行医问诊的寻常一日,候诊椅上已坐着穿靛蓝服饰的苗族阿婆、包着头巾的瑶族妇女和晨练扭伤的老人……

20岁那年,郑玉华在自家楼房挂起“诊所”木牌,创办文山州首家民营诊所。凭着家传“郑氏黄帝九针医术”见效快、费用低的优势,这间小诊所用40余年光阴,成长为全州首家民营中医专科医院。诊室内斑驳的接诊登记簿显示,40多年来,郑玉华与同事们合计接诊病人已逾60万人次。

医院传习馆内,九枚银针静静陈列,最细者如发悬丝。这些见证七代传承的针具,曾险些湮灭于“传男不传女”的祖训。郑玉华永远记得13岁那夜,父亲将木制针匣放入她掌心:“祖宗规矩该改改了,医道比祖训更重要。”火塘跃动的光影里,少女接过的不只是银针,更是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夜里,郑玉华总能回忆起儿时跟随父亲四处行医的场景。彼时的文山州因为地处边疆,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各族群众背着背篓走几十里山路求医的场景,深深印在这位年轻医者的记忆里。

医院褪色的义诊地图上,百余个村寨名如繁星散落。郑玉华带领医疗队踏遍山乡——车辆难行的山道,就换乘马匹;语言不通的村寨,便比划着诊治。诊室抽屉里泛黄的医药费减免单,叠成了特殊的功勋簿:累计为4000余名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

郑玉华在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传习馆编写教案。(彭奕凯摄)

当“郑氏黄帝九针医术”入选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位代表性传承人深夜伏案的身影愈发常见。“医术应是全人类的财富”,秉持此念,她如当年的父亲一样再次打破祖训,摒弃“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将秘技倾囊相授。夜深人静的时候,值班护士经常发现郑玉华还在医院传习馆内编写教案。

郑玉华在为年轻医师传授医术。(彭奕凯摄)

师承班上,她总要逐个纠正年轻医师的持针手势。“培养一个成熟的中医师,比种棵三七还难。”看着教室里年轻的面孔,这位67岁的医者既欣慰又急切,“中医是活着的文明,虽然传承的难度不小,但总归是找到了年轻的血液。”(记者彭奕凯)

相关文章
果然视频 | 青岛蓝谷医院力争明年底前开始运营 近日,有网友咨询青岛蓝谷医院何时能够投入使用。对此,青岛蓝谷管理局回应称,当前医院施工现场正在进行通风管道、消防管线及风机盘管的安装收尾工作,并积极组织精装单位做好进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计划,该项目将在2026年8月底前完成竣工验收,并力争于2026年底前开始运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2025-09-09 15:39:00
大庆龙南医院加入黑龙江省职业病专科联盟!
2025-09-02 11:23:00
医师节送健康!曾都医院携医共体“组团”送医下乡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曾医轩)为迎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大力弘扬“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切实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8月15日上午,作为曾都区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随州市曾都医院联合医共体成员单位何店镇中心卫生院,特邀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蒋若瑜教授
2025-08-16 17:34:00
上海瑞金医院提醒:这种防晒方法有风险,很多人还在给孩子用... 【来源:新闻晨报】炎炎夏日不少家长都会为孩子准备防晒用品其中防晒喷雾因使用便捷成为许多家庭的常备之选但需注意的是上海瑞金医院医生发文提醒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若使用不当,不慎吸入喷雾可能引发鼻炎或诱发哮喘急性发作婴幼儿和儿童误吸后健康风险高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使用防晒喷雾时呼吸道"误吸"
2025-08-10 11:38:00
咸阳市基层医疗机构卒中中心建设经验分享会在咸阳一院圆满召开! 为进一步落实《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新发残疾工程综合方案》(国卫医函〔2021〕113号)及《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6年)》(陕卫办医发〔2024〕36号)等文件要求,持续推进我市基层医院卒中中心建设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救治能力,打通卒中救治“最后一公里”,7月11日上午由咸阳
2025-07-14 09: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