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年过去了,他以更辽阔的方式在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8:44:00    

“尽管我哥哥已经离去20年,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细细开掘,以更辽阔的方式在场。”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致敬逸飞”展览启幕前夕,展览总策划、陈逸飞胞弟陈逸鸣告诉记者。

今天是海派艺术名家陈逸飞辞世整整20年的日子。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联合50多位与陈逸飞生命轨迹深度交织的知名上海艺术家,将于4月12日以“致敬逸飞”为主题举办展览。4月26日起,浦东美术馆则将迎来“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系统梳理陈逸飞艺术脉络。这些回顾与致敬,不仅仅聚焦于陈逸飞的个人成就,更希望以跨时空对话激发海派艺术精神,让它在崭新的维度中继续生长。

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致敬逸飞”展览外景

海派艺术群体的一场集体致敬

陈逸飞,从上海走向世界,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与精湛技艺,在当代艺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笔触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裂隙间游走,并以“大美术”为旗帜,将绘画、电影、时尚、城市设计融为一体,成为海派美学、视觉艺术和时代风潮的先行者。

在此次“致敬逸飞”展中,50多位上海知名艺术家与陈逸飞的艺术精神相遇。他们中有陈逸飞的同学、同事,也有一些与陈逸飞有着类似的成长经历,总共呈现百余组具有不同题材、风格、观念的作品,共同编织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精神图谱。跨代际艺术家的集体参与,让人们得以重新审视陈逸飞在艺术史中的坐标。

陈逸飞《清晨》

记者在展览预展中看到,领衔此次展览的,正是陈逸飞的四幅作品,分别为创作于1983年的《清晨》《后花园》《悠悠小船》,创作于1984年的《宁静的傍晚》。它们均为艺术家标志性的江南水乡图景,写实中蕴含着浪漫情怀的画面,宛如光影交织的江南梦,颇具感染力。彼时,陈逸飞已赴美国深造,这些画作无疑寄寓着他浓浓的乡愁,也标志着其绘画风格的新突破。据陈逸鸣透露,1983年10月,陈逸飞在纽约哈默画廊举办了在美国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所有作品在开幕第一周内便售罄,《后花园》和《清晨》便是其中的作品。

陈逸飞《宁静的傍晚》

展览现场,与陈逸飞四幅作品左右毗邻的,是夏葆元、魏景山的作品。陈逸飞与夏葆元、魏景山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同届毕业生,日后他们被誉为“上海油画三剑客”,又先后进入上海油画雕塑院工作。陈逸飞曾说“(当时)我们所有人其实都学夏葆元”,足见夏葆元的艺术功力。此次夏葆元带来两幅描绘西部少数民族的肖像画,扎实的写实功底之下可见深厚的人文情怀。魏景山曾与陈逸飞合作过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占领总统府》《开路先锋》。此次魏景山带来的作品中,有一幅是《地铁里年轻人》,描绘的是新时代生活化的都市景观,令人耳目一新。

四川路北京路交叉口的一幢红砖大楼,在应小杰的《陈逸飞陈逸鸣旧居时光回眸》中得以聚焦。站在这幅画前,陈逸鸣感慨万分,指着画面偏右的位置说,“小时候我们家就住在这幢大楼的四楼。这里层高很高,相当于别处的五六层楼高了,落地窗,带百叶门,阳台是朝西的。哥哥常常带着我们趴在阳台的窗前,看窗外的景色。他也曾多次透过这扇窗画风景。”

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细细开掘

他留下的艺术理念值得细细开掘“陈逸飞注重艺术创新,他的艺术风格曾多次发生变化。假如这20年他仍在世,相信会给艺坛带来更多的惊喜、更大的贡献。”陈逸鸣感慨。在他看来,陈逸飞的很多艺术理念相当具有前瞻性,值得更多人了解、研究、发扬。

陈逸鸣特别提到,当年陈逸飞出国不仅仅遍访博物馆、美术馆,饱览那些自己熟悉的西方经典油画,对欧美的时尚、设计发展,都非常在意,非常关注。“他曾激动地和我讲起一战后流行于欧洲的‘包豪斯’,如何用传统的艺术、技艺,和更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他进而想到,自己能不能也在艺术创意方面做些事情。”陈逸鸣说,回到中国之后的陈逸飞,反复强调设计,提出“大美术”“大视觉”的概念,借鉴的其实就是包豪斯理念。

上海金臣亦飞鸣美术馆“致敬逸飞”展览现场

据悉,在“时代逸飞”展中,除了呈现陈逸飞不同阶段的绘画佳作,其贯通视觉艺术的超前理念也将得到聚焦。围绕展览,浦东美术馆最近启动了一系列预热活动。例如,正在进行中的“逸飞·城市寻迹”艺术地图打卡活动,邀请人们将艺术之旅延续至美术馆之外,沉浸式感受陈逸飞对于城市美学的贡献;本周六亮相新场古镇的“旗袍与水乡”活动,以陈逸飞“水乡”系列为灵感,将带来音乐与戏剧表演,并且邀请社会大众化作画中人,身着旗袍走进古镇。

浦东美术馆“逸飞·城市寻迹”艺术地图打卡活动现场

相关文章
从“育儿神器”到“体育教练”……来这个新展看社科+AI的创新火花 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的碰撞,将带来怎样的思想火花?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无需再局限于抽象的理论探讨,而是可以在现有落地的应用场景中找到答案。昨天,“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成果展”在上海社会科学馆揭幕。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校研究机构近200项
2025-07-28 05:44:00
实干的诗行,写在雪域高原——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三年支援工作综述 巍峨壮丽的珠穆朗玛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再一次见证无私的奉献、奋斗的身影。2022年7月,来自17个省市和部分中央单位选派的第十批2117名援藏干部人才,心怀“国之大者”,毅然告别家人、奔赴高原,开始书写三年的援藏答卷。从乡村振兴的热土到民生改善的一线,从产业发展主战场到民族团结最前沿,三年来,
2025-07-27 17:26:00
全球进展最快AI药仅用18个月!浦东AI产业规模超1600亿元 “我们刚刚完成临床药效概念验证的业界首个AI药物Rentosertib举例,仅用了不到18个月,感谢浦东的沃土培育了这款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物”。今天上午,在2025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上,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扎沃伦科夫如是说。本次推介会深度聚焦浦东人工智能领域的营商环
2025-07-27 16:17:00
夏影(423) | 上游主题摄影征稿作品展——黄河作品 夏日是光影交织的季节,是生命蓬勃的瞬间。无论是斑驳的树影、摇曳的荷塘、热烈的骄阳,还是暮色中的蝉鸣、雨后的彩虹、街角的烟火气,都是夏日独有的温度与故事,我们期待您用镜头记录下来。《醉人“涪陵蓝”》组照一。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黄河 摄于重庆市涪陵区7月24日,重庆涪陵城区迎来一片醉人的“涪陵蓝”。湛蓝
2025-07-25 09:23:00
为家门口的艺术盛宴点赞 作为土生土长的包头人,我们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说实话,能在家门口看到如此高规格、高品质、接地气的艺术博览会——2025第二届中国·包头艺博会,我还是忍不住要狠狠地点个赞!这绝不仅仅是“看看而已”的展览,它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市民的生活,让我们对家乡的文化底蕴和发展魄力有了新的认识。“艺博会?不就
2025-07-15 07: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