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理财规模一周缩水7500亿,赎回影响小,季末回表或是主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01:00    

来源:市场资讯

财联社4月2日讯(张良 实习生王艺霏)3月已结束,债市调整和季末回表扰动,银行理财的规模和收益波动情况如何?

财联社据相关渠道统计,全市场理财存续规模连续三周缩水,截至3月28日(上周时点)为29.33万亿,相比前一周(3月21日)下降7500亿,而延至3月30日,规模进一步缩减至29.09万亿,相比3月21日下降近万亿。

“主要原因受限于银行体系季末回表压力,理财资金压力比较大。”南方某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对财联社表示。而谈及近期债市行情调整对银行理财规模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比较温和,从2021年以来季末周理财规模变动情况对比看,今年的规模缩减量不大。

收益率和破净率方面,数据显示,上周(3月24-28日)全市场银行理财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报2.83%,较前一周下降2.87BP,细分领域有分化。随着债市企稳,理财的破净率连续三周保持改善趋势,整体已降至1.68%。

银行理财规模3月份季节性缩水5000多亿

据招商固收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9.33万亿元,较前一周减少0.75万亿元,环比降幅达2.5%,连续三周呈现收缩态势。

从月度来看,3月理财市场规模呈现“先扬后抑”特征:月初规模一度攀升至30.28万亿元(3月9日),但月末截至3月28日受季末效应冲击,回落至29.33万亿元。

分类别而言,上周,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市场绝对主力,规模占比74.2%(21.76万亿元),但环比下降0.52万亿元;现金管理型产品规模为6.92万亿元,占比23.6%,环比微降0.22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产品逆势微增0.21亿元至28.71亿元,显示高风险偏好资金对权益资产的试探性布局。月末截至3月30日,固定收益类产品仍为月度产品主导地位,但受季末资金回表影响,月度占比微降0.16%;现金管理类产品成为月度增幅最大的理财产品,增长约0.17%;其余品类产品维持均衡水平。

季末每一天的规模变动都可能较大。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理财规模进一步缩减至29.09万亿,相比3月21日下降近万亿。

收益率分化加剧,固收品种收益率回升,权益类下降较多

上周,据招商固收数据,整体银行理财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报2.83%,较前周下降2.87BP,细分领域呈现显著分化。其中,现金管理型产品收益率下行3.9BP至1.85%,与货币市场利率走低形成共振;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逆势回升8.55BP至3.02%,“固收+”策略表现亮眼,收益率攀升9.5BP至2.97%;权益类产品波动剧烈,周收益率暴跌95.3BP至2.69%,波动率较前周扩大5倍,凸显权益资产配置的短期风险。

从月度数据来看,3月固收类产品收益韧性凸显,月度下降幅度为1.64BP,为所有投资品类中收益率下降幅度最低的理财品类;而混合类产品收益从月初2.186%的高点回落至2.022%,月度回撤幅度较大,与A股市场风格切换形成联动。

破净率持续改善,净值型产品信心修复进行时

近期,债市收益率曲折修复,市场情绪有所反复,整体理财产品净值企稳回升。截至3月30日,全市场理财产品破净率降至1.68%,较前周下降0.67个百分点,连续三周保持改善趋势。

华西宏观固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上周短债、中长债理财产品净值区间回撤幅度降至0%,负债端赎回压力对规模的边际扰动逐渐弱化,规模的大幅缩减或主要来自于季节性回表。

对于未来债市和理财收益率走向,申万宏源固收首席黄伟平表示,近两年监管持续关注净值平滑手段,目前理财产品安全垫相比2022年可能更薄,留存收益可能更少,从净值变动来看,目前理财安全垫或已不充裕。若高票息资产规模持续收缩,“资产荒”延续,短期限理财产品通过交易长期限利率债提升收益,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加剧,理财产品可能放大债市波动。

在其他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受到居民财富增长和债券市场向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理财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具体而言,由于债券市场利率走低,叠加存款利率下调,理财产品相对更具吸引力;同时,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也为理财规模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

相关文章
30万亿大市场,有了“安心”的新答案 当定期存款利率降至“1字头”,曾经随手配置的银行理财产品,如今成为人们重点关注来追求稳健收益的“香饽饽”。截至今年年中,理财市场规模已突破30万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占比超过90%。但在这个30万亿的大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各式产品、波动变化的市场环境,投什么、怎么买的决策其实并不容易。想获得稳健安
2025-09-05 15:18:00
这个“红包”今日上线,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要贷款消费的网友注意了,消费贷的“国补”要来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2025-09-01 10:27:00
重磅发布!16条措施!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有关精神,加大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力度,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福建发挥对台
2025-08-24 13:13:00
成都两大银行“掌舵人”对调 黄建军回归成都银行 8月17日,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同日发布人事任免公告。根据决定,黄建军任成都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并获提名为董事长人选;王晖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委员、书记,并获提名为董事长人选。简历显示,黄建军为“75后”,曾任成都银行副行长,本次调任也意味着其再次回归成都银行。王晖为“65后”,曾任建设银行成都市第
2025-08-19 10:27:00
2.5%预定利率产品8月底集中退市!多款保险产品下架进入倒计时 27日,记者从多家保险公司获悉,保险市场即将掀起新一轮产品迭代潮。多家保险公司已陆续发布通知,将于8月31日全面下架当前市场上预定利率为2.5%的相关产品。自9月起,新上市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将下调至 2.0%。消费者“锁利”热情高涨。“听说2.5%的产品马上就要停售了,我想趁着现在锁定利率,给孩子存
2025-07-27 17: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