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杜撰“爆炸桃”“藏乌梨”,谎言营销术该被打回原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7:24:00    

钱江晚报 高路

水果界的新晋“网红”——“爆炸桃”被曝光并非新品种,而是晚熟冬桃品种“映霜红”。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是因为果实成熟期间,前期干旱、后期雨水过多,果肉细胞膨胀速度快于果皮,导致开裂。

不少网友感叹,善良而好奇心爆棚的消费者又被上了一课。与此类似的还有“藏乌梨”,商家宣称是来自西藏高原的原生品种,而真相显示“藏乌梨”可能是经过瞬时高温处理,使表皮氧化变黑,也就是说只是加工而成,并非先天品种;“辣椒芒”给人一种稀罕的感觉,其实就是贵妃芒果树上的一些发育不良或是畸形的芒果。此外,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无籽石榴”也备受争议。商家宣传其“完全无籽”,但不少消费者发现实物仍有籽,与宣传不符。

网红一时的新品种突然现出不堪原形,消费者这一课上得着实有点狼狈。其实,不管是桃还是梨,在我国都有悠长的栽培历史,真有什么好品种,早就现世了,不会等到现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恶劣,并非梨的传统产区,那么多的“藏乌梨”从何而来?只是消费者猎奇心切忽略了这些疑点。

“藏乌梨”售价较之普通梨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爆炸桃”只是改个名,售价也比普通桃高几块钱,有商家月销量达数千单。商家赚得钵满盆满,原因在于他们用一套话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在人们的想象中,天然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所谓“土特产的品质与卖相通常成反比”。

事实上,优质的农产品需要从品种选育到种植养护的一点点培育,并没有捷径可走。我们现在吃到的水果莫不是一轮又一轮精选淘汰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从外观到口感都受市场欢迎的品种。置普遍规律于不顾,试图通过包装炒作人为抬高身价,这样的操弄手法只顾着自身利益,却忽视了果农的长期耕耘和付出。营销不是欺骗,高明的营销是对好产品的推介宣传,与好品质相得益彰。商家为了谋取暴利玩营销噱头,编造故事来粉饰美化产品,其本质就是欺诈。

原来的“歪瓜劣枣”一包装成了新品种,身价因此翻番。消费者的善意不该被嘲弄,不是他们智商不够用,而是其选择了对诚信为本的市场原则的尊重。如果总有人想着让消费者交学费,消费者只好用脚投票,选择不再相信。谎言一旦被揭穿,营销术被打回原形,还有谁会来捧场?

相关文章
全市首创!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年度行政执法报告,推进源头治理 4月30日,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行政执法报告》新闻发布活动,重点关注涉企行政检查、行业整治、营商举措及执法案例,披露分析区域执法情况与企业经营共性问题、风险隐患,并给出合规指引。发布会上,静安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王颉鸣详细介绍了2024年度行政执法报告基
2025-05-01 10:56:00
百胜中国:第一季度营收29.8亿美元 市场预估31亿美元 观点网讯:4月30日,百胜中国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9.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的31亿美元。作为中国餐饮巨头,此次营收未达预期引发关注。此前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113亿美元创分拆上市新高,净新增门店1751家且同店交易量连续八季增长,但2025年首季业绩落差或暗示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免
2025-05-01 00:00:00
关注!山东开展专项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反垄断执法,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制止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垄断行为,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和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涉及平台经
2025-04-30 12:34:00
中产贵妇,狂买2000元的水光针 作者 | 源Sight 周艺流行概念的迭代快速且残酷,玻尿酸的故事刚刚行至半局,胶原蛋白却凶猛来袭。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未来将以44.9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5年达到585.7亿元。2030 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将达到2193.8亿元。当爱美客
2025-04-28 10:06:00
一季度1231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万元 云南网讯(记者 朱丹)记者从云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一季度,全省12315共受理投诉56942件,举报15807件,咨询6733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75.86万元。省市场监管局分析称,投诉主要问题为食品安全、售后服务、质量、合同、不正当竞争。举报主要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025-04-27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