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08:11:00
在云南玉溪,藏着一座千年小城——通海。礼乐之音浸润了城中的每一块砖石,烟火香气在街巷上悠闲徘徊。一缕清甜酒香悄然出现在曲陀关的晨雾里,引着早行的旅人走入弯弯的小巷,巷子尽头,几个陶罐正在店铺前假寐,上方的玻璃盖上已经聚集着几只一样被甜香吸引来的蜜蜂,正在敲打透明的门扉。所有来访者想要拜见的,正是纯白香甜的通海甜白酒。
甘甜醇厚的通海甜白酒 图源:“玉溪文旅”微信公众号
通海甜白酒的历史悠久。曲陀关的“马刨井”清泉,传说是由战马踏地翻刨而涌泉,并因此得名。这口古井,四季水源旺盛,井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通海人取用它的水酿造了著名的通海甜白酒。彼时,甜白酒已是深山商旅的慰藉,亦是市井生活的日常,一罐罐透亮的甜酒,将元明的月光、明清的茶马古道,酿成了今日的琼浆。
通海甜白酒的酿造是一门“以简驭繁”的艺术。精选的优质糯米浸泡最少8小时,当糯米可用手轻松捏碎时便是继续下一工艺的最佳时刻。倒入木甄子,全程猛火蒸50多分钟,直到糯米变得晶莹透亮。捂甜白酒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加入合适配比的酒曲,大约1斤米均匀撒入加4克传统甜酒曲,装入瓦盆压实。接下来就进入最后一个步骤——“捂”,很多通海人喜欢用青松毛捂甜白酒,夏季需1-2日,而天气冷时则需“捂”2-3天。糯米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悄然蜕变:米粒酥软,汁液澄澈,酒香与米香交织,甜而不腻,清而不烈。
蒸好的糯米 图源:“名城通海”微信公众号
刚启封的甜白酒,米粒饱满,酒液清澈无杂质,米粒间浮动的细小气泡,更添几分灵动。舀一勺入口,米粒绵软,酒汁甜润,清冽的甘甜中带一丝微酸的尾调。入喉后,暖意自胃底升腾,余味悠长,回味无穷。若是冰镇后品尝,或加冰粉、汤圆,更是沁人心脾,是炎炎夏日消暑解渴的最佳美食。
米粒饱满,酒液清澈的甜白酒。图源:玉溪文旅”微信公众号
在通海,甜白酒不仅是食物,更是情感的纽带。这一口甘甜,深深融入通海的岁时节庆中。腊月酿制甜白酒是通海人过年的“仪式感”,纯白香甜的酒酿被端上年夜饭的餐桌,或作为正月走亲访友的伴手礼,“酒不醉人人自醉”,甜白酒的滋味,早已化作乡愁中一缕不散的香。
通海甜白酒,是糯米与清泉的合奏,是酒曲散发的温度,是游子心中的乡愁。若你来到云南,不妨循着酒香踏入通海的古巷,让这一口澄澈的甘甜,带你穿越时光,品这片土地的味道。
资料:“玉溪文旅”微信公众号、“名城通海”微信公众号
编辑:朱怡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