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3 09:05:00
6月23日下午,郑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主任孙利强团队成功开展了FocalPoint压力监测脉冲电场消融导管上市后全国首批三维介导下脉冲消融阵发性室上速手术,患者术后第二天顺利出院。据悉,这是国内第三台此类手术,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郑大二附院在心律失常导管治疗领域中取得又一重大突破。
赵佳佳为患者进行脉冲消融
患者是一名64岁男性,反复出现心悸两余年,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心电图均提示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次建议行射频消融术,因担心手术并发症,一直拒绝手术治疗。两天前,患者因发病时出现晕厥情况,多方打听后得知郑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治疗阵发性室上速十分专业,具有“高效、安全、便捷”的特点,患者从入院到术前检查、手术、术后恢复及出院不到24小时,于是,患者慕名前来手术。
患者上午空腹前来入住日间病房,上午完善术前检查,下午进行手术。孙利强团队术前认真研判病情,出于患者对手术并发症的严重担心,团队决定采用脉冲消融这项更为安全可靠的新技术为其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诱发、标测、消融、验证一气呵成,患者全程无任何不适,较传统射频消融术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满意度。
消融靶点图
孙利强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律失常,我们可以想象心脏有一套精密的电路系统控制心跳节奏,正常情况下,“司令部”(窦房结)发出规则指令,心跳整齐平稳。阵发性室上速,就是这套电路在心脏的上半部分形成了短路。一旦这个小回路被触发(可能因为早搏、情绪激动、疲劳、咖啡因等),电信号就会在这个小圈子里飞速循环,不再听从“司令部”的正常指令。结果就是心脏突然开始非常快且规则地跳动,通常达到150~250次/分钟。且常常呈“突发”“突止”的特点,发病时患者明显感觉心悸、乏力、头晕等,有些患者甚至出现晕厥症状。值得庆幸的是,阵发性室上速可以通过微创射频消融手术根治。
脉冲电场消融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融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膜不可逆电穿孔,形成持久损伤,能够有效地阻断异常传导路径,从而恢复窦性心律,与传统的热消融相比,脉冲消融不需要盐水灌注,减少液体流量,尤其对心功能不全患者非常友好,另外脉冲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选择性,消融更为安全、有效,患者往往术中感觉不到疼痛等不适。脉冲消融凭借其组织特异性与安全性优势,为消融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变革,开启消融治疗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