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迈为股份拟募19.67亿加码钙钛矿 两年投17亿研发推动电池技术升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03 12:35: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汪静

迈为股份(300751.SZ)拟斥重金布局钙钛矿赛道。

近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不超过约19.67亿元,投向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据悉,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产业投资需求活跃,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逐步由实验线向小试、中试线迈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头部企业之一,在钙钛矿方面,迈为股份已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在这背后,迈为股份持续高强度研发,近两年就投入17.14亿元研发费用。

拟投建钙钛矿电池产业化项目

5月30日晚间,迈为股份发布公告,计划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67亿元,用于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

根据公告,前述募投项目总投资额为21.38亿元,由迈为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宣城迈为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宣城迈为”)负责实施,其中迈为股份建设内容为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设备的研发、生产,宣城迈为负责实施核心部件加工及表面处理。项目建设周期3年,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20套。

根据测算,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年净利润约6亿元,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19.92%,投资回收期为7.43年。

根据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N型电池平均转换效率最高已达26.0%,越来越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29.4%。而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达33%,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可达43%左右,大幅超过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上限。开发转换效率更高的钙钛矿和钙钛矿叠层电池成为产业新的关注点。

据了解,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电池潜力显现,产业投资需求活跃。纤纳光电、协鑫光电、极电光能等初创企业加快建设钙钛矿组件量产线,预计于2025年投产。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正泰、天合光能、华晟新能源、阿特斯等晶硅电池头部企业均已投入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研发,逐步由实验线向小试、中试线迈进。

此外,2024年以来,中国石油、中国中核、明阳智能、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京东方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跨界布局钙钛矿,正在加速启动中试线及更高规模的产线建设。据第三方机构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至2025年3月,钙钛矿电池领域共发生23起投融资事件。

迈为股份称,随着钙钛矿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其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主流技术,市场潜力巨大。本项目的实施是公司紧抓光伏电池技术发展机遇,抢占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市场份额的必要措施。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头部企业之一,迈为股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自2019年起研发并率先推出了三代高效率、大产能、低成本的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目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在钙钛矿方面,公司已自主开发钙钛矿相关设备,具备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整线交付能力。

迈为股份表示,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产品将实现优化升级。

高强度研发促业务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迈为股份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公司聚焦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主营产品为HJT异质结高效电池生产线和全自动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线。公司HJT电池市占率行业居前。

2018年,迈为股份上市,上市以来,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8年至2023年,迈为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8亿元、14.38亿元、22.85亿元、30.95亿元、41.48亿元、8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55%、82.48%、58.96%、35.44%、34.01%、94.99%;同期,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2.48亿元、3.94亿元、6.43亿元、8.62亿元、9.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8%、44.82%、59.34%、62.97%、34.09%、6.03%。

由于光伏行业逐渐饱和,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部分下游客户经营困难,2024年,迈为股份对存货、应收款项等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24亿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3.88亿元,存货跌价损失1.36亿元等。但在此情况下,2024年,上市第七年,公司业绩仍然保持了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亿元,同比增长21.53%;净利润9.26亿元,同比增长1.31%。不过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2.29亿元,同比增长0.47%;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减少37.69%。

值得一提的是,迈为股份在巩固光伏业务优势外,正在积极拓展新业务,相继研制显示面板核心设备、半导体封装核心设备,包括OLED柔性屏激光切割设备、Mini/Micro LED全线自动化设备解决方案、半导体晶圆封装设备等。2024年,公司在半导体及显示行业实现营收6707.51万元,同比增长88.41%。

为此,迈为股份加码研发强度。公司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1.66亿元持续增长,近两年投入幅度更大,2023年投入7.63亿元,2024年投入9.51亿元。近两个年度,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7.14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迈威股份已累计揽获640项专利及197项软件著作权。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公司广纳国内外高端人才,目前研发人员规模达1552人。

相关文章
8月国内电影总票房59.87亿元 观点网讯:8月31日,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1时,2025年8月中国电影票房达59.87亿元,《南京照相馆》连续两个月蝉联票房冠军。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2025-09-01 00:01:00
麦格米特:正积极参与英伟达Blackwell系列架构数据中心硬件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合作建设 每经AI快讯,8月31日,麦格米特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作为目前少数具备高功率高效率服务器电源技术与海外全流程生产供应能力的综合型电源供应商,公司已与英伟达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在服务器电源领域成为其指定的数据中心部件提供商之一,正积极参与英伟达Blackwell系列架构数据中心硬件系统的创新设计与
2025-08-31 14:35:00
绝味食品上半年利润同比减少40.71%,业绩面临挑战 | 大鱼财经 8月28日晚间,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减少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0.71%;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减少38.3%。记者注意到,这并非绝味食品首次业绩下滑
2025-08-29 11:54:00
逆势领跑!我乐家居2025半年报:营收稳增、净利翻倍,彰显硬实力! 8月27日晚间,我乐家居(股票代码:603326)发布2025年半年报,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报告期内核心业务全屋定制表现突出,营收5.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57%,成为营收增长的关键引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31.0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3.18%。从渠道端看,经销店营收5.19
2025-08-28 18:04:00
车事周评丨何小鹏增持小鹏汽车310万股,零跑汽车实现半年度盈利 01.新能源汽车保值率仍低于50%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25年1至7月,三年车龄的新能源汽车保值率呈现缓慢下滑趋势。整体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三年保值率略高于纯电动车型,今年7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三年保值率为44.1%,纯电动车型则为44.8%。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在三年保值率方面整体表
2025-08-25 16: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