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0:21:00
来源:环球时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月21日警告,加沙地带人道状况正在“急剧崩溃”,“最后的生命保障也在瓦解”。当天,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仅过去24小时,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造成130人死亡、1155人受伤。20日,世界粮食计划署报告显示,近1/3加沙居民连续数日未进食,93%的家庭无水可用,87%以上地区被列入军事区或撤离区,210万平民被挤压在无医无药、公共服务全面崩溃的狭小区域内。这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明确求救信号: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不能再继续了,实现加沙持久停火刻不容缓。
自今年3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重启军事行动以来,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在加沙,饥饿已经被“武器化”,甚至一个个粮食分发点都成为“死亡陷阱”,加沙民众没拿到面粉却被实弹打死的悲剧屡屡上演。一名在物资援助点枪击中幸存的巴勒斯坦人这样描述:“没有救护车,没有食物,没有生命,再也无法生活了。我们几乎是苟延残喘。”巴勒斯坦总理穆斯塔法21日证实,已有超过995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主导的物资分发点领取物资时被射杀。这是对国际人道主义法则的践踏,也是对人类道德底线的挑战。
针对加沙人道危机的升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1日强调平民不应成为攻击目标,国际人道救援者的安全不应受到威胁。中方反对并谴责一切伤害平民、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同样在21日,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外长发表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加沙战争,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限制,其中不乏一度支持以色列的国家。促使他们转变立场的原因,是加沙一再发生的悲剧击穿了人道主义底线,撼动着国际公平正义。拉美多国领导人也呼吁捍卫多边主义与民主制度,并敦促国际社会推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停火。国际社会对加沙的立场可以说空前一致。
现如今,当务之急是实现永久停火,保障人道物资快速、大规模、安全进入。然而,当前来自联合国的援助很难进入加沙,而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进程主要由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营利性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主导。该组织不仅运作方式被指“模糊不清”,物资分发数量很少,被称作“滴灌式援助”,并且据美联社本月初爆料,负责GHF分发援助物资守卫任务的雇佣兵还曾向平民射击。以色列所谓“人口迁移”和建立“人道主义城市”的设想,更被认为是以援助之名行剥夺巴勒斯坦民众的人权与尊严之实。在加沙民众事实上面临“饥荒”时,分割巴勒斯坦领土的“黄油刀”也随时可能落下。让人道主义援助回归本心,让物资及时进入加沙地带,让加沙民众能够安全地拿到物资,是当前各方最应优先考虑并落实的事项。在生命面前,任何尔虞我诈的算计都应为之让路。
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并非孤立事件,其背后是巴勒斯坦地位问题的长期悬而未决。目前,新一轮停火谈判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外界期待有关方面在2周内达成协议。但以往经验表明,这样的短暂停火对早已深陷绝境的加沙民众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两国方案”迟迟未能落实,导致以怨报怨的怪圈无休止循环,以暴易暴的恶果不断累积。只要巴勒斯坦人民一天未能拥有自己的国家,中东的和平稳定就始终是脆弱的,国际安全也将持续受到威胁。
加沙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家园,不应成为国际政治的牺牲品。面对正在发生的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相关域外大国没有在加沙惨剧面前袖手旁观的权利,希望各方尽快达成停火安排,推动局势尽快降温,切实缓解人道主义危机,为加沙人民恢复正常生活贡献实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