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粘土绘春DIY”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9:33:00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居正)博物馆里寻春色,巧手粘土绘春景。4月4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清明踏青“趣”寻春之“粘土绘春DIY”活动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办,吸引许多入馆游客用粘土贴出美景,绘出春日“好春光”。

据了解,本次“粘土绘春DIY”手工活动,以春日盛开的鲜花为灵感,结合文物中的花卉纹样,通过粘土手作的方式,让参与者创作独一无二的“春日文物”。活动现场,五颜六色的粘土如同色彩缤纷的春花,令人心旷神怡;各类手作工具一应俱全,吸引观众踊跃参与。从缤纷花朵到陶罐瓷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绘制好的样板,也给在场参与本次活动的观众增添了信心。带着两个孩子正在“绘图”的李女士表示,考古博物馆经常会在节假日推出各类手工活动,活动不仅有趣,而且十分贴近假期主题。就本次“粘土绘春”而言,不仅符合当下春和景明的季节特点,也让孩子们能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动手、动脑的能力。搓、揉、压、粘……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最早来到现场“绘图”的观众已经将自己的成果一块块粘在了透明相框上。有的孩子将“Harry Potter”(哈利波特)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有的孩子在现场查阅起了“小红书”,寻找着更漂亮的模板与攻略。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不仅能让参与者感受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还能在手工体验中理解文物背后的美学与工艺,体会“历史与春天”的交融。4月4日至6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清明踏青‘趣’寻春”为主题,正相继推出互动体验、公众考古讲座、城市考古体验课堂等系列活动,从粘土手作到商代玉器,从团扇编织到古代蹴鞠,将历史与现代连接,带观众在春日里全方位体验“活起来”的郑州历史。

相关文章
00后“异瞳”男生沙漠治沙走红,不到一个月粉丝破百万 从4月9日凌晨发布第一条视频,截至4月30日下午4时30分,王金在某短视频平台的粉丝量已突破110万。近日,一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拍治沙视频的00后“异瞳”男生走红,当事人王金来自四川大凉山,四月初他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在沙漠喝水的视频。因其左眼意外失明变“异瞳”在沙漠种树的故事引发了网友热烈的关注,
2025-05-01 10:21:00
假日·新中国档案丨那一年,人们把“劳动节”过成了“劳动竞赛” 75年前,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劳动节,劳动者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长达7个小时的庆祝活动。每一张笑脸上都写着同一个信念:建设新中国!同一天,在曾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内,“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正式对外开放。劳动人民昂首挺胸迈进属于自己的殿堂。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劳动者们以主人翁姿态,热
2025-05-01 08:02:00
关注2025许商大会·新闻侧记|许商携手共赢未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4月的莲城大地,春光明媚、生机勃勃。4月29日,2025许商大会举行,享有“五都四乡”美誉、古老而青春的许昌城,迎来了天南海北的许商代表。大家相聚一堂,共襄发展盛举,共叙乡情友情,共创美好未来。“走得再远,也忘不了自己的根在许昌。特别感谢许昌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的许商大会,让
2025-04-30 08:23:00
莫让乡村沦为乡村题材创作的“背景板” 【影视锐评】作者:李 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内心深处对乡村慢生活的憧憬愈发强烈,部分创作者敏锐洞察这一普遍的社会心理,打造出一系列以乡村为主题的视听作品,大小屏幕之上也迅速形成一股颇具清新之感的田园“清流”。此类作品不仅让远离田野的人们在沉浸观看的
2025-04-30 06:35:00
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西夏文物首次集结来沪 黑釉剔刻花四系扁壶、西夏刻花折枝牡丹纹金碗、石雕力士志文支座……123件西夏时期精品文物齐聚上海市历史博物馆,4月29日起亮相《贺兰山下“桃花石”——西夏文物精品展》。这是西夏文物首次来上海系统展出,全面展示西夏制度、文化、技术以及神秘的西夏陵,彰显辽宋夏金时期西北地区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认同和文
2025-04-30 06: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