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0:09:00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卫健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加完善,食物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提升,食物消费结构向营养健康型转变,食物与营养摄入更加均衡合理,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

目前我国食物营养状况如何?吃什么、怎么吃,才能更加营养健康?在近日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办的《纲要》学习贯彻落实座谈会上,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对此进行了解读。

为何要印发这一《纲要》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健康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食物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群众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但当前还存在优质食物供给和消费不足、居民合理膳食习惯尚未养成、营养过剩与不足并存等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纲要》由此应运而生。

“实际上,我国此前在1993年、2001年和2014年分别发布过相应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每个纲要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推动中国居民健康饮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陈萌山说,本次《纲要》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营养导向,强调把营养和健康需求贯穿到食物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和食品研发等全过程,更加注重生产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推动营养化加工。

提高优质蛋白质摄入水平

《纲要》明确:在食物与营养素摄入方面,倡导人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保持在男性2150千卡、女性1700千卡左右;每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人均每日优质蛋白质摄入量占50%以上;人均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到25~30克,食用油摄入量减少到25~30克,食盐和添加糖的摄入量分别不超过5克和25克。在食物消费方面,《纲要》提出,豆类、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人均年消费量稳步提升。

陈萌山介绍,从营养角度看,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和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据研究测定,我国成人蛋白质每日推荐摄入量为每人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1.2克左右,其中优质蛋白质占比超过一半,但目前实际摄入均未达到推荐量,也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摄入水平。

因此,《纲要》就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供给和消费提出了重点任务:在肉蛋奶方面,全面提升营养品质,优化畜禽肉类产销结构,扩大禽肉消费,加快推行冷链配送、冰鲜上市,稳定肉牛基础产能,引导扩大鲜牛肉消费,提升居民奶类消费水平;在水产品方面,发展鱼、虾蟹、贝藻类等安全优质水产品养殖,加快品种创新,积极推进水产品加工和冷藏保鲜,引导中小学生营养餐增加水产类食物;在大豆方面,研发高产优质新品种,强化优质大豆供给保障能力,推进传统豆制品加工营养化改造,鼓励新型复配豆奶加工和新型蛋白食品开发,拓展消费场景和受众。

促进膳食纤维的供给和消费

膳食纤维是一类不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源于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的副产物等,可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对肥胖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控制作用,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居民蔬菜每天摄入量应为300~500克,水果每天摄入量为200~350克。

在促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供给和消费上,《纲要》提出,推行全谷物加工,发展口感适宜、易消化的主食产品,因地制宜发展鲜食玉米、优质薯类和杂豆等,改善燕麦、荞麦、青稞等杂粮及其制品的风味口感,优化主食产品结构,推广应用品质调控技术,丰富蔬菜、水果等产品种类,发展高品质薯类专用粉,扩大马铃薯主食产品、地域特色产品和休闲食品消费,开发低升糖食品。同时,加大竹笋、海藻、枣、菊芋、魔芋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特色食物供给,推动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在食物的营养认知方面,目前我国居民的转变相对滞后,营养认知停留在“吃饱吃好”阶段。《纲要》倡导推行健康烹饪方式,大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行动,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吃动平衡、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倡行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记者 杨舒)

(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
共筑反诈防火墙,守住财产保安宁——中国银行西安小寨西路支行在行动 阳光讯(记者 张晶)为切实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中国银行西安小寨西路支行积极开展以“共筑反诈防火墙,守住财产保安宁”为主题的宣教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群众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中国银行西安小寨西路支行走进网点周边社区,用创新多元的方式,将反诈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活动现场
2025-04-30 11:33:00
关窗断电 托管宠物 带全证件 五一出去玩 细节安排好 没带身份证、窗户忘了关、快递没人收……以往假期,总有居民外出旅游时,打电话向网格员求助,委托处理因疏忽带来的小插曲。五一将至,一些社区结合具体事例,发布出行“小贴士”,给居民提个醒。带足药品【事例】79岁的田大爷,住在太西小区2号楼,上次与儿女去海南旅游,走到半路才发现忘带常用药。老人有高血压、糖尿
2025-04-27 19:32:00
巧手绘帆布包 体验创作乐趣 4月26日,汾东南路社区组织辖区老年居民开展帆布包彩绘活动,20余位老年居民用画笔勾勒春日图景,共同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活动开始,社区活动室一片热闹景象,长桌上整齐摆放着纯色帆布包和颜料,每件都印有花卉线稿。72岁赵女士戴上老花镜,手持画笔细致地为花瓣晕染渐变橙色。“年轻时很喜欢画画,但后来就很少摸
2025-04-27 18:59:00
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龚正在基层开展下访活动,调研城市更新 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4月25日)到基层开展下访活动,调研城市更新,倾听意见建议。龚正指出,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要结合学习教育开展,面对面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回应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方面进一
2025-04-25 21:59:00
巴公房子、平和打包厂……这些网红打卡地都出自中信设计,武汉“修旧如旧”玩出新花样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文辉 通讯员 冯蕾有阳光,不燥;有风,吹面不寒。4月22日,汉口惠济路42号小区,居民或晾晒衣被、或三三两两聊着天,一片安宁祥和。这个小区有近70年历史,曾经“老破小”,居民一心想拆迁;2021年,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改造,小区一跃成为“小而美”,被居民亲切地叫做
2025-04-22 16: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