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王德林烈士后人回忆村民保护奶奶和父亲落泪:“村里没有一个人透露他们的下落”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1 09:21:00    

来源:【新黄河】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铁血凝丹心,烈火铸国魂。近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聊城冠县六十二烈士纪念馆。六十二烈士纪念馆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处,此墓为1946年为纪念与日寇作战而壮烈牺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

走进纪念馆,六十二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随着一张张旧照徐徐展开。1940年初,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一团三营十连在营教导员孙树生、连长王德林的带领下,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在赵官寨村两座相邻的民楼与数倍于我的强敌激战一天一夜,62位同志忍饥挨饿,奋勇抗击敌人,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歼敌500余人。灭绝人性的敌人见强攻不下,竟丧心病狂地纵火烧楼,在熊熊大火中,我军战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等口号,纷纷持枪纵身跳入火海,壮烈殉国。

六十二烈士纪念馆里,村民保护烈士后人的故事令人动容。1940年5月,后田庄附近的郭庄汉奸密告日军,躲逃在外的王德林妻儿回到家中。馆陶城内日军立即赶至后田庄,企图斩草除根,消除“祸患”。听说日军又来抓人,在乡亲们的帮助下,8位烈士的亲属都得到转移。王德林妻子杨明真、两岁儿子王富君躲藏在后院堂兄王德朋家的地窖中。日军挨家挨户搜查一番,没有找到王家妻儿以及其他烈士亲属踪影,便将全村男女老少驱赶到村西场院。

日军将村民们逐个拉出来盘问,都说没见王德林妻儿,也没见其他死者亲属,更不知他们在哪里。日军不肯罢休,又一次拉过张廷举妻子曲书九,继续逼问,曲书九一口咬定不知道。日军恼羞成怒,上去就是一阵毒打。日军百般摧残,曲书九紧咬牙关,“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日军气急败坏,一刀刺入她的前胸……

曲书九,25岁,一位还未生儿育女的普通农家妇女,有着朴素的侠肝义肠和舍生取义的民族情怀,没留下一句豪言壮语,殉难后名字也没能刻入烈士碑碣,但她的英烈之举和六十二烈士一样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

“当时为了问出我父亲和奶奶的下落,日军把我们村的村民带到空旷地带,逼问我父亲和我奶奶的下落,村里乡亲们没有一个说的,日本人抓住我们村一个刚结婚,还没孩子的妇女,当场杀害了……”王德林连长之孙王连合说到此处时已是泪流满面。奶奶曾嘱咐父亲,希望自己去世后能和丈夫埋得近一些,奶奶去世后,父亲按照她的遗愿将奶奶埋在了六十二烈士墓地的旁边,遥相对望。

王连合时常把烈士精神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希望后代们能做好事,做善事,将红色革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英勇烈士,映鉴着鲁西人民心怀大义、抗击日寇,血洒战场、保家卫国的峥嵘历程;叱咤战场、驰骋杀敌的先辈雄杰,镌刻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牺牲,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的不朽丰碑,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战例烽火,诠释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捍卫国家尊严的顽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硝烟已散,胜利号角犹在耳畔;精神永存,崭新征程催人奋发。在新时代伟大事业中,让我们继承先辈遗志,继续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书写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摄影:郭梦桐 摄像:郭梦桐 剪辑:郭梦桐 编辑:柏凌君 校对:王菲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王德林烈士后人回忆村民保护奶奶和父亲落泪:“村里没有一个人透露他们的下落”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铁血凝丹心,烈火铸国魂。近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聊城冠县六十二烈士纪念馆。六十二烈士纪念馆位于冠县东古城镇后田庄村东南100米处,此墓为1946年为纪念与日寇作战而壮烈牺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走进纪念馆,六十二烈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随着一张
2025-07-01 09:21:00
屏南县祥榕中学揭牌 让清澈的爱永续传承 6月15日“屏南县祥榕中学”揭牌仪式在陈祥榕烈士的母校屏南县屏城初级中学举行陈祥榕烈士母亲姚久穗受邀参加屏南县祥榕中学揭牌现场红绸揭开的瞬间“屏南县祥榕中学”七个大字熠熠生辉表达对陈祥榕的深切纪念更标志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精神将深深扎根于校园陈祥榕出生于2001年,2019年9月入伍。2020
2025-06-16 00:35:00
济南大学教授秦晓春: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以“终身探索者”的态度对待科研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曹茜 5月21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科技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发布会上,‌济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秦晓春展示了“光合作用”这一基础研究如何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从让小麦实现“一年三代”的育种革命,到发现植物利用红
2025-05-21 21:14:00
黎城农商银行“白发金融 “不打烊” 助老温度触手可及 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讯 清晨,黎城农商银行北坊分理处工作人员刚就坐工位,此时,一位客户急匆匆从大厅走向柜台,着急地向工作人员求助。原来客户程先生在外务工时,便听家中80多岁的父亲程老先生说,村里让提供银行卡以便发放高龄补贴,但自己父亲行动不便,彼时又临近五一,所以程先生便趁此次五一放假回老家,来到网点
2025-05-16 16:24:00
这些“95后”在悬崖上守护黄河安澜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邹竞一)清晨,晋陕大峡谷笼罩在一片宁静中。在陕西韩城一侧黄河岸边的悬崖上,一座简朴的两层小楼静静矗立——这里是龙门水文站,又被称为“悬崖上的水文站”。这是一座特殊的水文站:面向奔流不息的黄河,背靠绝壁万仞的山崖,龙门水文站就像一座“孤岛”,人员进出只能通过一条悬吊在黄河上空
2025-05-04 11:46:00